新京报讯(记者姜慧梓)在9月26日举行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答新京报记者提问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。
发布会上,新京报记者提问,人社部每年都会发布新职业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发布新职业的整体情况如何,以及在新职业发布后需要开展哪些工作?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回答表示,大力发展新职业,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,覆盖数字经济、现代服务、智能制造等行业。
他举例,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,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。比如,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,可以帮助平台数字人提高应答准确率。碳达峰、碳中和持续推进,相关人才需求加大,绿色职业应运而生。比如,新能源汽车维修工,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就业岗位。此外,为了适应经济消费活动新业态,如低空经济、在线学习娱乐等,出现了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、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。
颜清辉表示,为了帮助劳动者快速“入行”,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发新职业标准,明确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知识、技能及工作条件,对职业培训、评价提出具体要求。
同时,鼓励龙头企业、行业组织等开发新职业培训大纲、教材,充实新职业培训师资队伍,持续加大新职业培训力度。“现在,新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,可以说和新职业发布一样火热,有的培训项目,一推出就一抢而光。”颜清辉表示,人社部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优化培训供给,为劳动者从事新职业做好服务。
配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